提高医院设备维修治理水平降低维修工作风险
医院是个关系到广大患者生命安危,身心健康的非凡行业其所川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胜、可靠性、有效性,尤为重要在医疗仪器设备运行发生故障时,假如不能及时有效的修复轻则耽误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给患者和医院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或则可能会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医院工作造成被动。因此,在医院从事医疗仪器设备维修治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深感自己的工作责任重大。通过两件自己工作中的事例,从中引出一些思考。事例一:泌尿外科使用的用来粉碎人体器官内结石的大力钳经维修后器械动作自如,功能正常送回手术室再次用于手术时在手术中器械滑动部位忽然卡死,器械的碎石工作头卡在人体器言内进退两难,情况十分危险。经医生护士的通力协作费了很大精力最终器械安全退出,避免了一起因医疗器械战障而引起的医疗事故。手术室将器械再次送设备科修理时,通过仔细分析研究确认按常规修理已不可能达到器械原有的功能必须通过改变器械的几何尺寸才能恢复器械的固有功能和工作强度,否则,当器械带有定工作负荷时还可能会出现卡死现象按这思路修复器械后,对器械进行了破坏性加载试验,看其工作头的动力输出够不够,工作强度能否满足要求,试验结果工作正常。器械修复一年多了,日前仍在手术室使用。但这一直是块心病,直到该器械废停用才能放心。因为在修理时改变厂器械原有的几何尺寸,尽管改变的不大,但究竟与原设计不符,通过这种方法维修,器械的故障是排除了,但种种维修方法是否符合工作规范有待于同行探讨。假如该器械再出现问题,引起了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事故,在医疗事故鉴定时事故的责任人如何判定?这是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事例二:我院有一台CO2冰冻仪是眼科手术设备,每当手术的前一天,手术室的同志都要通角设备科的人,第二天去手术室配合手术,以防在手术过程中手术仪器忽然出现故障手术无法完成。用手术医师的话说我们在场她们放心。也确实有几次手术过程中仪器出现了故障,由于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及时排除,使手术继续进行,有次甚至打开仪器外壳,用非常手段让仪器设备输出参数达到手术要求,确保手术完成。这情况直到这台仪器设备废才结束。其实每次手术过后思想负担和工作压力都很大,因为,万一手术中仪器设备出现故障,用尽各种办法仪器设备的输出仍达不到手术要求,导致手术失败引起医疗纠纷,怎么办?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
以上两个例子仅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不能代表全部要举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中不难看出,医疗仪器设备维修工作与医疗纠纷有着密切的关系,医疗仪器设务维修工作也带有定的风险险。今天,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是集光、电、机、磁、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体的现代化设备,维修保养难度大有的设备单台价值上千万几,根本不可能有务机这样对仅器设备的完好率要求更高,要保证这此在用医疗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运行好状态,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作用,离不开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素质人员组成的强大的维修队伍。因为目前队院诊疗对医疗仪器设备的依靠程度越来越高。医院医疗仪器设备工作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医院诊疗水平的发挥和医疗质量的稳定。现就如何提高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维修治理水平、降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工作风险谈几点看法。
1、规范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维修工作,制订行业工作标准,提高维修治理水平
医院医疗设备主管部门和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以及相关部门应联合制订一个行业工作标准,这个工作标准明确规定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检修原则和工作标准。使他们在进行医疗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时有章可循。这个标准有两方面作用:①有利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工作标准,工作规范大胆的工作。②也是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爱护和保护,有了这个标准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例如,何种医疗仪器设备可以修理后重新使用。哪一类医疗仪器设备不可以修理,损坏了就必须废。什么样的医疗仪器设备只能检修到某一程度,假如进一步检修还会增加仪器设备的事故隐患给诊疗带来不安全因素。哪些医疗仪器设备检修过后,必须经过计量检测后方可重新使用等等。就可以避免许多因为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对医疗仪器设备检修不当或超范围检修而引起的医疗仪器设备故障。这也像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制度治理一样。针对Ⅰ类Ⅱ类Ⅲ类产品种类的不同,治理办法各有不同,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是否也可以根据对所修医疗仪器设备在医疗过程中的风险程度分为几类,依据不同类别的医疗仪器设备,采用不同的检修标准。这方面的工作标准在我国的其他行业早已普遍使用可供借鉴,例如中国铁路机车车辆行业,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规定了各种机车车辆的检修周期,并有明确的检修标准,规定了机车车辆段维修工作内容及工作标准,厂修工作内容及工作标准,什么部件可以修复后重新使用,什么部件不可修复使用必须更换等等。当然,医疗仪器设备的品种、价值、复杂程度都远远多于、大于、高于铁路的机车车辆,两者不可相比,而且医疗仪器设备有其非凡性。但这种检修理念,还是可取的。它们的共同特点、宗旨就是确保设备检修后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维修行业要确立这个观念,工作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先从简单的成熟的项目人手,获得一些统计数据和经验。行业工作规程逐步修订不断完善,经过大家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工作,肯定能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医院医疗仪器设备检修工作标准。
2、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分类细化,逐步实行分类准入
对从事医疗仪器设备维修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要分类细化。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逐步实行分类准人,通过岗前培训,同时拥有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从制度上规定了主要工作内容,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所维修的医疗仪器设备有侧重点,一个人要想全面了解把握所有现代化的医疗仪器设备显然是不现实的。可根据医疗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把它们分为几大类,一个人把握一到两类还是有可能的。目前,一些医院的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对所修医疗仪器设备没有明确分工,有的医院有大概分工,但也都不是统一标准,这种现状不利于做好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通过逐步实行分类准人制度,从业工程技术人员经过职业技能、技术培训、进修、考核,使他们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且每个人有了自己的血方向,在工作中可集中精力专研本专业的业务技术,又能及时了解和把握本专业的最新动态,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从而能更好更有效的服务于临床。结果是病人满足,医生满足,自己也有成就感。实行准人制度并不是人为设卡,而是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本人负责,也是对患者、对医院、乃至对整个社会负责。
3、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应有合理的人员编制,使这支队伍保持相对稳定
一个现代化医疗机构要正常运行,除了要有医生、护士外,还必须要有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事实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已经为现代化医院提高医疗水平,确保在用医疗仪器设备安全、有效的正常使用承担着重任,他们顶着工作压力,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默默无闻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目前医院只有根据床位数配备医生、护士的人员编制,而多少床位数、多少医疗仪器设备应配备多少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却没有,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据不完全统计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总资产占医院总资产一般都在50%左右,无论从医疗设备的复杂程度,还是医疗仪器设备的总价值哪个方面考虑,都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设备治理人员,假如这部分人员不能保持相对稳定和一定的数量。势必导致医院在用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跟不上。根本谈不上管好用好这些医疗设备。造成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流失大不稳定的另一原因,是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没有相应合理的定位。他们的工作在医院得不到认可,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有些专业技术特长得不到发挥,工作再努力再辛劳,也没有成就感。在生活待遇和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深感不平衡非凡是职称评定,没有属于自己专业的评审机构,要挂靠别的机构评审,其实医疗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也有其非凡性。由其他行业人员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对医疗仪器设备维修工作的内容、工作性质不够了解,因而,无法对他们每个人的工作业绩、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做出全面客观,正确合理的评价。这样的评审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种种原因造成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不得不丢掉自己的技术生涯,投身于商贸活动或从政。这一现象,正说明我们缺乏一种机制保证这支技术队伍的稳定。如何能从制度上保证这支技术队伍的稳定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要提高地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难 文章写的很精彩。个人的观点。安全第一,责任心很重要。你做的再好,出一次事故,就完了。现在的医疗事故赔偿太多了。医生们也很会推卸责任,我们设备科的收入比他们医护人员少多了,没有灰色收入。所以,每次维修,首先考虑的是安全。你的每一次改动维修,是否会涉及医疗安全。千万别太大胆了,修好了没有奖励,出了事故就你担当。经常的下科室寻访设备,及时发现隐患,如果发现有隐患的设备,禁止使用,最好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科室。给自己多一个安全带 治理? 文章写的很精彩。个人的观点。安全第一,责任心很重要。你做的再好,出一次事故,就完了。现在的医疗事故赔偿太多了。医生们也很会推卸责任,我们设备科的收入比他们医护人员少多了,没有灰色收入。所以,每次维修, ...
qzhongqing 发表于 2009-7-12 17:10 http://bbs.bmeol.com/images/common/back.gif
回帖很精辟,很实在 哎,还是安全第一,出事了就完了,就我们在医院的地位,没人会保护我们 请问楼主是哪家医院的?我看的很多您发的帖子都很精彩 看帖必分享
谢谢分享:):):):) 好想法,共同为医工事业加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