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知心 发表于 2013-7-23 15:51:10

计量器具封印管理

    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对可能影响计量性能的可调部位进行封缄即封印管理。在计量确认体系中,对测量设备进行封印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确认项目。使用中应保持其完整,不得随意破坏“封印”,如果封印遭到破坏,要有相应的补救处理措施。

(1) 封印管理应由计量室(组)负责,对有封印标记的计量设备,应记录其封印位置、形式,定期检查并有记录,计量检测后应检查其封印的完好,防止漏封。

(2)封印遭破坏后的处理措施

    保持封印的完整性也就成为保证测量设备处于准确状态的重要因素。测量设备的封印一旦遭到破坏,也就表明测量设备可能失准,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其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当发现测量设备封印被破坏,立即由有关管理人员将其贴上明显的禁用标记,不得继续使用。

2) 要对有禁用标记的该测量设备进行重新确认。如果经确认表明未经改变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则对该可调部位重新进行封印,可继续使用。当确认结果表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已被改变,则应对已给予的测量数据进行评定。如果测量数据。特别是关键定位的测量数据已失准,需要重新进行测量。必要时,需一直追溯到上次确认时刻。

3) 应将破坏封印的情况及时对其后处理情况写书面的处理报告,并作记录,存档备查。报告需由有关人员签字证明。

4) 要追究破坏封印人员责任,可视其产生的后果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编制封印管理程序文件

封印管理通过编制程序文件加以实施。程序文件主要有以下:

1) 使用封印的几种形式;

2) 实和行封印管理的测量设备范围;

3) 实行封印的测量设备位置及相应的封印形式;

4) 对进行测量设备封印人员资格规定;

5) 明确对封印实施管理的部门;

6) 封印遭破坏后的挽救处理措施;

7) 编写封印扣处理报告的规定;

    对破坏封印责任人的处罚措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计量器具封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