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PACS的发展历程,目前有一种划分:
1. 将工作站通过共享数据简单拼凑成为一个简单网络。这种方式没有标准,效率低下,可扩展性差。
2. 对各个PACS功能进行划分,形成数据交换标准化的各个功能块,然后通过这些功能块,形成一个PACS网络。这种PACS和1中描述的PACS的最大区别是标准化。
3. 将各个功能和人员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办公自动化,使PACS功能集成于工作中。这种PACS和2中的PACS的最大区别是结合了人员活动,同时使得信息发布自动化。
国外还有一种分法是:
1. 人工获取图像。就是说工作人员如果需要图像需要自己到指定地点获取。这是一种原始的方式,要求工作人员清楚图像的存储过程。
2. 图像自己路由到指定的地点。通过配置,使得图像能够自动存储到需要他的地方。这种半自动化的方式对于定点工作比较合适。一旦工作地点改变,系统配置需要变化。这种方式不适合以后的流动工作方式,并且人员效率明显没有下面说的第三种高。
3. 图像自己路由到指定的人。通过配置,和人员工作管理结合起来,能够形成工作流,最大简化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在信息化社会,大多数工作都是信息的发布和收集的过程,面对庞大的影像数据,如何使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发布自动化是PACS的任务。以上两种分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