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注册

论坛积分体系说明|用户须知
本论坛版主工作制度(讨论稿)
第三方维修公司汇总,欢迎补充
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加入|新人必读帖
2012年版主招募中,欢迎加入
等待验证会员请讲|医工币充值说明
论坛广告位列表及报价
我来说说“医学工程在线”的定位
论坛获取金币的方法总结
大文件上传方法图解说明
医学工程在线论坛评分细则
空位待租,可链接到指定网址
查看: 4975|回复: 1

[维修案例解析] NOVA M7血气分析仪代谢电极故障排除与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0-5-27 19: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OVA M7血气分析仪代谢电极故障排除与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血气分析仪已成为医院中监护、抢救及纠正危重病人酸碱失衡不可缺少的临床检验设备之一。临床医生将多次检测结果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动态观察,并根据病情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对抢救危重病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只有血气分析仪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样以来对设备的正确操作、日常维护保养、故障排除以及标本质量控制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笔者对NOVA M7型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摸索和观察积累的一些有关生物电极方面的故障分析及排除经验进行分析,以及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读者的参考借鉴。
1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血气分析仪的日常保养以及常见电极故障排除在其他文章有所介绍,在此不再阐述。建议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操作使用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标本质量控制,正规操作,减少误差;第二,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每日、每周、每月的维护保养,专人管理,做好使用记录;第三,配备UPS稳压电源,保障设备的24 h运行;第四,常用耗材要有备品,对老损的元件及时更换。
  下面对4个代谢电极的故障排除方法进行介绍。
1.1 肌酐电极
  Error Code:93 Creatinine Background High 肌酐背景信号高。
  4E Creatinine Slope Error 肌酐斜率错误。
  0E,1E Cre Overload(A/C,D/S)A试剂信号过载,D试剂信号过载。
 处理方法:
  (1)如果肌酐为刚更换的新膜,不急于定标,使生物膜在测量室内稳定电压在10 mV以下,再进行代谢物定标。
  (2)如果定标失败,进行全血保养。
  (3)试剂C液参与pH,Na+,K+,Cl-,iCa,creatinine,glucose,lactate,BUN,Hct,Hb和空气探测器1,2,3的定标;试剂D液参与Na+,K+,Cl-,creatinine,glucose,lactate,BUN的定标。检查试剂C、D液管路内有无气泡,排除气泡。如果试剂包已经使用一段时间了,应再次将试剂C、D液轻轻混匀,使试剂浓度均匀。
  (4)再次定标失败时,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也不要急于更换新膜。用试剂F液浸泡15 min,使电极电压低于10 mV,再次进行定标。
1.2 乳酸电极
  Error Code:9E Lactate Standard A High 乳酸A试剂信号高。
  处理方法:
  (1)检查试剂C、D、A液管路内有无气泡,排除气泡。
  (2)此现象多在乳酸更换新膜出现,用试剂F液浸泡使电压低于10 mV,进行定标。
  (3)定标失败时,对新的生物膜进行全血保养。
1.3 BUN电极
  BUN电机为免保养电极,电极内电解液不得少于1/2,更换电极膜时,动作轻柔,避免电极与膜之间冲撞,若电极膜变形可造成电极定标不过等现象。
1.4 糖电极
  糖电极生物膜从研发至今技术较成熟,是4个生物电极膜中性能最稳定的,除常规进行保养,可不做特殊维护。
  以上4种电极的维护保养处理方法可作为读者在实际操作上的参考,此方法还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止一种,只要大家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可极大减少仪器故障的发生,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2 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血气分析仪易受许多因素影响,从仪器的定标、血样的采集到仪器的正确使用,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的操作。操作者应注意各个环节,减少或消除误差,最大限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使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正确判断,对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2.1 仪器性能
  血气电解质分析仪为精密仪器。操作台应稳固,环境整洁,室温保持在20~24℃。每日进行质量控制,根据质控结果对电极进行补偿调整。工作人员在检测血气前查看仪器状态,重要参数指标是否在正常斜率范围内,如有异常应进行定标,仪器正常运行后,再进行标本采样、测定。
2.2 患者采血状态
  血液中pH、PCO2、PO2均为不稳定性参数,易受外部干扰因素而发生迅速变化,非疾病因素引起病人呼吸和心率的陡变,可导致血中pH、PCO2、PO2的显著变化。应对病人耐心解释说明该项操作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配合,减少恐惧、烦躁及挣扎。儿童不应该在哭闹期间采血。
2.3 确保标本密闭
  医护人员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动脉穿刺。使用标准血气针,预留需要血量,不抽拉针栓,避免空气进入血样。取血后应立即用胶塞封闭针头,使之与空气隔绝。
2.4 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采集标本时,应正确使用血气针。先将针栓推向针头处,使抗凝剂处于血气针最前端,血液进入注射器时首先接触抗凝剂。取样后用双手慢慢搓动血气针,使抗凝剂充分混匀,防止抗凝剂未混匀影响结果和堵塞管路影响测定。
2.5 标本及时送检
  血液从病人身体抽取后,将会继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应及时送检。如果标本不能及时测定,在室温下放置不得超过15 min。如预计超过时间仍不能测定时,应将标本放入4℃冰箱保存不超过2 h。血样本放置时间越长,pH、PaO2、PaCO2等数值越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2.6 体温对血气结果的影响
  临床上工作人员经常忽视体温对血气结果的影响。所有标本均在37℃条件下测定各项指标,没有修正就用于临床解释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体温对血气中pH、PCO2、PO2的测定有一定的影响。pH 值与温度呈负相关;PCO2和PO2则与温度呈正相关。
3 展望血气分析仪的发展技术
  目前,血气分析仪大都在使用电化学传感器,每次测量需采集新的血样,测量结果不连续可能会导致延误检出结果的时间。如果通过传统的动脉导管,利用光化学或压力传感器,放入病人的动脉置于连续的血流中,不需要采取血样,许多临床研究已证实通过动脉内导管监测氧合准确、可靠。能得到真正的实时监测的血气数据值,不但可以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时机,另一方面避免了反复多次且大量的采集血标本造成的医源性血液浪费,加重危重患者的贫血。此技术希望国内早日引进推广类似产品,提高临床医疗护理质量。
转自:http://www.came-online.org/view_article.php?id=1700&col=27%2C15
发表于 2010-10-11 11: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深   不太明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打开小程序

扫码安装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